中国对欧洲投资降至10年最低点,出现3大重要转变
“中国对欧投资降至2013年来最低水平,”德国《明镜》周刊10日报道,国际智库荣鼎咨询在柏林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总额达79亿欧元,相当于 2013 年的水平,与 2021年相比下降了 22%,比 2016 年的峰值甚至低了 83%。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欧盟在美国压力下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使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减少。
报告显示,欧洲政府加强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导致缺乏并购活动。2022年,中国在欧洲的并购活动降至 2011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额仅为 34 亿欧元。统计显示,并购活动没有大宗交易。腾讯收购英国视频游戏开发商Sumo Digital为最大的并购活动,也只有10亿欧元。但单笔交易的数量自2016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
欧洲对中企投资限制加大。
(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各国正在出台限制中国投资的政策:
英国政府已经审查了至少三项中企在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在交易进行一年后,英国也命令中国拥有的 Nexperia 出售其在纽波特晶圆厂至少 86%的股份。时任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大臣的夏普斯给出的理由是“防止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也正在采取比他的前任更严格的对华政策。去年10月,德国联邦内阁会议批准中远海运收购汉堡港“福地”码头24.9%股权。但今年4月下旬,德国经济部称汉堡港违反了联邦信息技术安全局的条例,延误将该码头报告为“关键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德国将重新审查这起收购案。截至 3 月底,德国经济部已启动对 11 项投资的深入审查。 其中 10 项来自中国。
德国汉堡港的中远货轮。
2023年,审查机制将在比利时、爱沙尼亚和爱尔兰生效。荷兰也正计划启动一个更广泛的审查系统,该系统将允许对敏感技术和能源进行审查,并具有追溯效力。瑞典的审查机制则将在 2024 年出台。
欧盟委员会也有新的外国投资审查条例,并也加强了对外国补贴的规定。此外,欧盟与中国的关系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中国投资欧洲地图。
在这种艰难环境下,中国企业正改变投资欧洲的经济战略。从报告看,中国对欧投资的三大重要改变。
1,绿地投资自 2008 年以来首次超过并购:所谓的绿地投资,即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建设新生产设施。在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推动下,中国对欧洲的绿地投资增长了 53%至45亿欧元(占投资总额的 57%)。
“投资模式的改变清楚地表明了中国竞争的激烈程度,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参与报告的经济学家马克斯·曾林解释说,“绿地投资的监管没有有争议的收购如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或技术领域那么严格。”
华为德国总部。
2,投资主要集中在“三巨头”和匈牙利:88% 的投资仅流向四个国家,即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三大欧洲经济体,以及匈牙利。前三者占中国对该地区投资的 68%。
其中,英国获得中国投资最多(23亿欧元)。 德国和法国分别吸引了 19 亿欧元和 13 亿欧元。 投资由绿地电池厂投资,即Wallaby Medical 以 5.39 亿欧元收购德国医疗设备制造商phenox以及腾讯以 3 亿欧元收购法国公司 Ubisoft 的股份推动。
宁德时代在展会上。
中国对匈牙利的高额投资(16 亿欧元)更为反常,占总投资的 20%。中国对匈牙利的投资几乎完全由宁德时代的新超级工厂推动,该工厂投资的总价值为 76 亿欧元。另一家中国电池生产商 EVE 也计划在匈牙利德布勒森附近建立一家电池厂。而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商 SEMCORP 已经开始在当地生产。 利用这一波中国投资,匈牙利可以发展成为欧洲的电池制造中心。
中国南欧的投资为6.56 亿欧元,比上一年下降了 38%,并且高度集中在西班牙,原因是中国三峡以 5.6 亿欧元对可再生能源资产进行了两次投资。北欧的投资锐减至 2 亿欧元。
比亚迪与德国租车公司签约销售协议。
3,中国在欧投资的行业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 能源、基础设施、房地产和金融——这些领域在 2017 年之前主导着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出现了急剧下滑。中国资本现在流向中国私营企业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汽车,或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行业,如视频游戏或家用产品。汽车占中国投资总额的 53%,是十多年来中国投资集中度最高的单一行业。
荣鼎咨询专家阿加莎·克拉茨表示,中国公司正在“向欧洲电动汽车价值链投资数十亿美元”。对他们来说,中国企业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参与者”。
中企未来有望加大投资欧洲的再生能源。
可以展望,2023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不太可能出现强劲反弹,但投资可能会略有回升。尽管如此,报告认为,欧洲对中国的绿色投资仍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在汽车行业:中国在绿色技术方面的实力与欧洲的绿色议程,以及《关键原材料法》等非常匹配。
电动汽车相关领域的绿地投资可能会继续占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可能会从电池模块制造扩展到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部分。比如,比亚迪寻找电动汽车制造基地的举动表明了这一趋势。沃尔沃(吉利旗下)也宣布在斯洛伐克建立了近 60 年来的第一个新欧洲制造基地。专家认为,在欧洲生产而不是出口到欧洲,将有助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节省关税和运输成本,且解决日益增加的政治阻力风险。此外,欧洲对脱碳的关注也可能为风能和太阳能带来新的机遇。